一、目标与标准
1.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与定位
持续提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质量,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努力争取博士点位的授权,到2020年,实现博士、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全面招生,逐渐形成结构合理,特色突出、服务地方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
2.学位授予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完成该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及其他必修环节,通过考核,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
(3)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
3.学科专业设置
表1-1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学科点分布情况 |
学科代码 |
硕士学科点 |
批准时间及批次 |
备注 |
0305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
|
030505 |
1、思想政治教育 |
2006 |
二级学科授权点 |
0602 |
二、中国史 |
2010 |
一级学科授权点 |
0702 |
三、物理学 |
2010 |
一级学科授权点 |
0710 |
四、生物学 |
2010 |
一级学科授权点 |
0805 |
五、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080501 |
1、材料物理与化学 |
2006 |
二级学科授权点 |
045105 |
学科教学(物理) |
2015 |
教育专业型硕士 |
045115 |
小学教育 |
2015 |
教育专业型硕士 |
045103 |
学科教学(语文) |
2015 |
教育专业型硕士 |
二、招生管理与生源质量
1.招生导向与服务面向
招生导向:主要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
服务面向:面向基础教育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招生指标配置办法
表2-1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学科点招生指标配置情况 |
点位 |
中国史 |
思想政治教育 |
生物学 |
物理学 |
材料物理化学 |
学科教学(物理) |
小学教育 |
学科教学(语文) |
总计 |
数量 |
4人 |
9人 |
1人 |
2人 |
0人 |
4人 |
9人 |
5人 |
34 |
3.招生选拔规定与执行办法
学校出台《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命题的原则、组织及具体要求(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评卷制度(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工作规定(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试行)》等文件规范招生选拔工作,研究生处、纪委监审处和二级学院本着择优录取原则,严格按照招生办法,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招生。
表2-2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培养层次、类别与招生数量情况 |
培养层次 |
培养类别 |
招生数量 |
硕士 |
学术型 |
16人 |
硕士 |
专业型 |
18人 |
4.研究生培养层次、类别与招生数量
5.研究生生源情况
(1)生源本科期间就读院校层次
学校生源相对单一,主要来自于普通高校。2015年在校生总计67人,其中普通高校62人,占学生总数的92%,高职院校5人,占学生总数的8%。
(2)生源来源层次及比例
学校生源层次相对单一,主要来自于二本院校。2015年在招生34人,其中二本高校31人,占新生总数的91%,同等学力学生3人,占学生总数的9%。
(3)生源来源地区及比例
2015年共招生34人,其中内蒙古地区30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88%。各地区录取人数如图2-1:
图2-1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生源地及录取情况
(4)录取本校生源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比例
2015年录取本校生共34人,占总人数的58%。近四年录取本校生源情况如图2-2:
图2-2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录取本校生源情况
(5)第一志愿报考生源与录取人数的比例,调剂录取生源占录取总人数的比例
2015年报名116人,第一志愿录取29人,占录取人数85%;调剂人数5人,占录取人数15%。近四年第一志愿录取和调剂录取生源情况如图2-3:
图2-3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第一志愿录取与调剂录取情况
(6)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录取总人数及比例
2015年录取生源中应届生17人,占总人数的50%;非应届生17人,占总人数的50%。近四年录取应届生和非应届生的情况如图2-4:
图2-4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录取情况
三、培养过程与学位授予
1.研究生的课程开设情况
公共学位课按照国家教委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必修)和外语(英语);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硕士必修)。学位基础课是一级学科内各专业研究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设置。学位专业课按二级学科的要求设置。学位专业课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选修课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二是专业外语课程。每个研究生选课原则上不得少于4门。学术交流包括前沿讲座、专题讨论、学术会议或外出考察,原则上不得少于6次。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由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如担任学院教学秘书、协助导师进行课题研究等。学术型研究生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如表3-1:
表3-1包头师范学院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 |
课程类型 |
学分 |
必修课 |
公共学位课 |
7 |
学位基础课 |
6 |
学位专业课 |
6 |
选修课 |
专业课程或专业外语课程 |
8 |
学术交流 |
3 |
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 |
2 |
2.研究生培养体制
学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主要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优秀者经批准可提前一年毕业。培养模式采用传统的“1+1”模式,即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科学研究包括撰写学位论文、参与申报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和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主要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课程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效的培养研究生专业服务能力。
3.培养方案制定执行情况
2015年学校进一步补充和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了课程体系,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改善。
(1)制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培养方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有关规定,同时根据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方案将课程学习作为重点,同时重视通过科研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一般来说,课程学习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其余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和撰写论文。
传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培养方案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同时根据学科发展的动向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使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现实性。
(2)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要求,从德、智、体等各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要求,既体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和专业性,还注重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同时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具体目标。
(3)培养方案的主要特点
学术型硕士学制为三年,前两年为课程学习,后一年完成学位论文。专业型硕士学制为两年,前一年为课程理论学习,后一年主要进各大中小学学习实践。培养方式为“四段式”,即课程学习(住校全脱产)+实践教学+学术交流+学位论文。
采取导师负责制,全权负责研究生培养中的各项工作,同时对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科研、实习经费。
课程设置体现学科的体系性和前沿性,同时注重面向职业的应用需求,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定位
依照厚实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
2.培养方案
根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内蒙地区实际情况,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参与下,制订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专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由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组成。学位基础课12学分,以掌握教育理论、树立先进教育思想为目的;专业必修课10学分,注重夯实专业基础,强化职业能力;专业选修课6学分,目的在于拓宽专业视野、关注教育前沿、解决疑难问题;实践教学8学分,突出应用,促进知识迁移,提升职业能力。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教学方式:以专业取向、实践取向和学术取向整合为前提,注重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前沿、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案例教学、小组学习、现场研究、课外观摩等方法,依托共享教育资源网络平台,满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
实践教学:依托“双导师制”,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应用性,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一体、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学位论文以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培养方式
全日制培养,学制2年。第一学年为在校理论学习结合课内实践,第二学年为校外实践学习和学位论文撰写。
4.中期考核跟踪与落实情况
2015年,学校研究生处对2013级学生进行了中期考核,主要从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成绩、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等方面进行。首先由研究生本人进行自我总结,然后由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上填写意见。最后由培养单位通过学术委员会讨论给出中期考核结论。2013级全部学生参加中期考核,合格率100%。
5.教学质量监控度与成效
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采用网上评价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由学生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本学期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打分,信息系统负责数据采集,每学年计入两学期数据平均值,由系统导出课程评价结果。从2015年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总体情况看,学校各二级学院研究生教学质量令人满意,多数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比较好,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满意程度较高。
各二级学院导师教学评价平均成绩如图3-1:
图3-1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导师教学评价情况
6.教学改革
(1)加强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改研究
积极引导支持研究生学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课题研究。2015年10月,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孙丽华申报的《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平台合作共享实践与研究》和历史文化学院张淑利申报的《研究生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教育研究》,获批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每项资助7000元。
(2)推进课程设置改革,扩大研究生知识面
学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突出以下三方面:一是前沿性,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实践性,逐步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跨专业性,鼓励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相近专业、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开拓思维,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逐步改变研究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逐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课程教学中设立一定比例的讨论课,在讨论课中,老师有意识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力求创造一个切磋琢磨、碰撞思想、激发思考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通过分析、讨论、争辩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表达能力、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
(4)积极拓宽渠道,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鼓励研究生开展科研及实践活动,将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计入考核体系。学校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支持有前期成果的研究生科研立项;鼓励研究生参加市校合作科研项目,强化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和时效性的培养;设立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提供展示自我科研成果的平台。
万素磊的《相分离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和韩芳的《我国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的培养研究》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课题立项。
(5)改革评价机制,完善考核制度
完善研究生考核内容,将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所学知识的考查,占35%;第二部分为课堂参与讨论的质量评估,占35%;第三部分为实际参与科研训练效果的评价,占30%,其中包括seminar参与情况、收集资料、提出研究方案、报告初步研究成果和中期进展情况、形成研究成果和提出研究报告等。
7.培养过程中的信息建设与档案管理
研究生档案主要包括: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学籍总表、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必修环节记录(包括研究生的学术活动记录表、科研实践及社会实践报告书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答辩情况表、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反映研究生外语水平的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学位申请书及硕士研究生毕业登记表等。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学校组织全体研究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信息建设和档案管理的专题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档案法》学习,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珍惜档案资料,重视培养过程中归档材料的积累,保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2015年度,研究生档案建设情况较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逐渐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健全档案责任追究体制,既要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监督,也要对管理的环境进行监督,以使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通过过程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8.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术规范训练情况以及学风监管惩戒机制
(1)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和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相关精神,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实施,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
①由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品德高尚、造诣深厚、为人师表的知名教师,组成包头师范学院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专家宣讲团,以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作为主要宣讲内容。
②由研究生处负责开展面向全校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同时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开展本单位研究生的教育活动,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开会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学校聘期聘请了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科学道德和学术水平较高的硕士生导师鲁毅教授、云秀清教授和张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一年级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进行宣讲。今年,分别举办了3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演讲活动。
作为日常性的研究生管理和教育,我校一直都非常重视研究生科学道德的培养和学风、考风的建设。每年都会结合各个专业的学术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考试等同学关注的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活动,使我校的学风建设和研究生的诚信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在职称评审和聘任上岗评审工作中,凡有舞弊作伪、抄袭剽窃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的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
9.研究生分流与淘汰机制,未授予学位情况
学校出台《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办法(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办法(试行)》明确规定,获得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按照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按期或提前修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不拖欠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的学费;通过学位论文评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在政治上有明显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或行动者;参加邪教或其他反动组织经教育坚持不改者;有违法犯罪行为者;在校学习期间受过“记过”及以上处分,或受过“严重警告”处分后无明显悔过表现者;所修课程不符合培养方案规定或成绩不合格者;在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中有舞弊作伪、抄袭剽窃等严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者;申请学位的程序不符合规定要求者。2015年有3人因延期未能及时完成毕业论文,未授予学位,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
10.学位论文
学校先后制定了《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规定》、《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包头师范学院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办法》等文件,明确规定了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2015年,各学院在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中期检查环节中严格把关,所有学生的学位论文查重相似度全部合格,共有18人参加论文答辩,均顺利通过。
四、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1.硕士生导师规模与结构(职称、学历、年龄、性别)
学校研究生导师共38名。按年龄分类:45岁以下的10名,占总比的26%;46-59岁的27名,占总比的71%,60岁以上的1名,占总比3%;按职称分类:教授30名,占总比的79%;副教授8名,占总比的21%。按学历学位分类:博士14名,占总比的37%;硕士7名,占总比的18%;学士17名,占总比的45%。,校外导师15名。
年龄结构图(图4-1):
图4-1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导师年龄结构图
导师职称结构图(图4-2):
图4-2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导师职称结构图
导师学历结构图(图4-3):
图4-3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导师学历结构图
2.师生比例
2015年学校研究生教育师生比例为1∶1.8。
3.师德师风建设与成效
(1)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
学校着力在更新教育观念、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从教行为、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展示师德风采上下功夫,逐渐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制订《教职工职业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包师发[2011]71号)、《师德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包师党发[2012]24号)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目标、要求以及行为失范的处理办法,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方针、政策,特别是重点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师德师风文件规定及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典型。
(2)组织特色活动,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动性
学校通过举办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活动、师德师风主题演讲比赛、学生推选“我心中最喜爱的教师”以及教学名师评选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树立师德师风典范,促成师德师风建设的辐射效应。
(3)强化问题意识,抓好师风师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学校在师德教育、师德建设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教师在政治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向、尊重学生、严谨治学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采取上下联动、集中整改的办法予以解决。
4.具有国家级或自治区专家称谓的导师
表4-1包头师范学院具有国家级或自治区专家称谓的导师情况 |
硕士点名称 |
导师姓名 |
专家称谓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董贵成 |
内蒙古321人才第一层次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草原英才 |
材料物理化学 |
刘兴旺 |
内蒙古321人才第二层次 |
思想政治教育 |
房栋 |
内蒙古321人才第二层次 |
物理学 |
鲁毅 |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专家 |
具有国家级或自治区专家称谓的导师共4人,占总比的10%。(表4-1)
5.获省部级及以上级别荣誉称号的导师
获省部级及以上级别荣誉称号的导师共5人,占总比的13%。(表4-2)
表4-2包头师范学院获省部及以上级别荣誉称号的导师情况 |
硕士点名称 |
导师姓名 |
专家称谓 |
物理学 |
鲁毅 |
内蒙古高校教学名师 |
物理学 |
赵建军 |
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教坛新秀 |
思想政治教育 |
姜明 |
内蒙古高校教学名师 |
思想政治教育 |
云秀清 |
自治区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
中国史 |
郝建平 |
内蒙古高校教学名师 |
6.研究生教育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情况
表4-3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团队情况 |
团队名称 |
级别 |
主持人 |
中国文化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自治区级 |
郝建平 |
力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
自治区级 |
鲁毅 |
中国古代史课程群教学团队 |
自治区级 |
郝建平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
自治区级 |
温斌 |
(1)教学团队
表4-4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科研创新团队情况 |
团队名称 |
级别 |
主持人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校级 |
门中华 |
马克思主义科研创新团队 |
校级 |
闫晓荣 |
古代文学文化重点人文社科基地 |
校级 |
温斌 |
专门史科研创新团队 |
校级 |
王炜民 |
材料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 |
校级 |
周毅 |
凝聚态物理创新团队 |
校级 |
鲁毅 |
阴山文化创新团队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郝建平 |
(2)科研创新团队
7.导师获奖及出版专著情况
2015年学校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出版专著6部。
8.导师学术交流情况
2015年学校研究生导师共参加国内学术会议38余人次。
9.导师教育情况
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思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以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术创新团队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能适应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1)完善培养机制,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校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措施、组织落实和经费保障,鼓励广大研究生导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2015年,学校共投入32多万元经费支持研究生导师攻读学位、访问学者、单科进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等,培训研究生导师达35多人次,形成良好的培养培训机制。学校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奖项的评选,2015年,有2人获得包头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3人获得包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2)积极引进人才,推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并实施了年度人才引进计划,严格计划编制、工作程序、应聘考核等环节,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制定《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为吸纳高层次优秀人才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动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按照文科1万,理科2万的标准给予博士科研启动资助。
(3)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年导师的快速成长
学校重视青年导师的成长,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导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开展青年导师岗前培训,明确研究生导师职责以及工作方法;每年召开“青年导师座谈会”,加强沟通交流,帮助解决困难;加大培养经费投入,资助青年导师提高学历层次、进修访学;吸纳青年导师融入重点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以老带新,加快青年导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提升。这些举措对青年导师的迅速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10.导师最多指导研究生数量
学校研究生招生人数有限,按年度计算,基本上是一名导师带一名学生,导师最多指导研究生3人。
五、研究生管理与服务
1.研究生管理部门及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置
学校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隶属于研究生处,与科技处合署办公,处长1名,副处长2名,科长2名。二级学院设置专门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领导1名,并有专门的研究生工作秘书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2.研究生奖励资助制度建设
2015年,为进一步做好研究生资助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对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修订了《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包师发〔2014〕97号)、《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自治区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校内奖学金管理办法(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自治区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实施办法(办法)》6个文件。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奖贷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大的激发了我校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校成立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评定小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评选细则和量化积分办法评审。评定国家奖学金1人、自治区奖学金1人、自治区学业奖学金21人、学校奖学金11人。向俊尤获得“自治区优秀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授予孙亚平、刘云鹏、张俊梅“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授予李淑宁、王治国“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授予向俊尤、薄磊“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
3.研究生正当利益诉求与权力救济机制制度建设
为了规范学生校内申诉制度,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出台《包头师范学院学生申诉管理规定》保证在校学生评定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取消入学资格、退学、休学等事宜的客观、公平和公正。学校设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学生申诉处理办公室,设在监审处,办公室主任由监审处负责人担任。学生申诉处理办公室在受理申诉后,提请学校学生申诉委员会研究处理申诉,申诉委员会在对申诉事宜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书面审查或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处理申诉,处理结果以学校的名义发布,为学校的最终决定。2015年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未受理研究生申诉案件。
4.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制度建设
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包头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工作目标,形成了清晰的就业工作思路;贯彻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党委书记、院长“双组长”负责制;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考核评估办法》、《切实加强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意见》、《“一对一”就业指导方案》、《毕业生就业工作规程》、《关于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就业工作规章制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精心组织各类就业洽谈会和校园招聘活动。
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8.9%,主要就业渠道分别为党政机关、教育单位、国有企业、民(私)营企业以及自主创业等。
5.研究生会等机构与社团组织的设置情况
2015年,成立了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会,接受研究生处的领导,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全校研究生与学校各部门沟通,团结并引导全校研究生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研究生会自成立以来在维护全校研究生正当权益、促进研究生人文科技全面发展、引导研究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文体活动和学术科技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校40届运动会、参观包头监狱、参观包钢工厂生产线,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迎新工作以及开展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术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严格按照《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管理条例》,强化研究生日常管理,不断完善培养环节。
6.研究生的相关制度
学校先后出台和修订了《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职责与管理规定(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证管理规定(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办法(修订)》、《包头师范学院关于研究生培养费使用和管理的暂行规定(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定(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命题的原则、组织及具体要求(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评卷制度(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工作规定(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发放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规定(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办法(修订)》、《包头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办法(试行)》、《包头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包头师范学院学位论文检测程序及处理办法(试行)》21个管理办法规范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逐渐制度化。
2015年,修订出台了如下系列文件,加强研究生管理规范化。
《包头师范学院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基本教学能力考核的实施意见》
《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包头师范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实施办法》
《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试行)》
《包头师范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包头师范学院关于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参与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意见》
《包头师范学院关于加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
《包头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
7.授予硕士学位情况(包括学位获取率)
2015年,共有18人申请授予硕士学位,其中中国史6人,思想政治教育6人,凝聚态物理3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人,材料物理与化学1人,学位获取率为100%。
8.毕业生就业率和考博率
学校2015年应毕业生18人,就业率为88.9%。
9.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1)学校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不断加强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能力,以及将创新成果转化成实体的能力,在教学中切实将创新教育贯穿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核心工程,在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指导和审核环节,将创新性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搭建实践平台,鼓励研究生结合其专业特点和兴趣,运用所学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和各种专利;将科研创新成果与各种评优活动挂钩,让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的研究生真正得到实惠。
(2)在研究生创业教育中,通过讲座、论坛形式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业信息和创业方向,使学生了解国家对研究生创业的政策,分享历年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拓展学生的创业思路;学校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区引领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积极扶持研究生自主创业,并持续关注其创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给予救助;密切与政府、企业、社会联系,培育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创业的良好环境,畅通信息通道。我校2015届毕业生刘云鹏、王志国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自我就业的新思路。
10.研究生各类竞赛和获奖情况
2015届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全面复审。经校外评审专家评阅,论文总体等级评价优秀4篇(占22.2%)。1名研究生学位论文获201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万素磊申报的《相分离钙钛矿锰氧化物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韩芳申报的《我国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精神的培养研究》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获得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资助金额分别为5千元和2千元。
组织参加学术会议和教学比赛,我校在第三届“华夏杯”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2015级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研究生张新旭、杨丽丽荣获2项学生组三等奖;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王文清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包头师范学院荣获第三届“华夏杯”物理教学技能优秀组织奖。
2015年9月,学校投入3万多元改建2个多媒体教室供研究生教学使用,改善了研究生教学条件。
11.研究生参加社会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情况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生理论教学工作,同时在实践活动方面也做了积极探索,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1)设立研究生论坛,不定期地进行学术论文交流;
(2)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拨专项经费支持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
(3)开展社会考察,提高研究生对企业、学校等基层现状的了解;
(4)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会议,拓展视野,了解学术前沿;
(5)3名研究生承担助教工作,帮助导师批改作业、辅导质疑、实验指导、辅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6)3名研究生承担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工作,协助院领导做好日常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7)2名研究生承担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协助领导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12.研究生参加国内与国际交流情况
2015年,在校研究生共参加国内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共33人次。
六、培养条件保障
1.硕士一、二级授权学科及各级重点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数量
学校共有三个一级学科和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其中中国史一级学科是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
2.科研项目来源与经费额
2015年学校硕士培养点共获批各级各类项目39项,经费23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经费178万元;省部级项目28项,经费56.5万元;厅局级项目5项,经费2.5万元。
3.科研成果与效益
2015年研究生导师共发表论文44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被SCI收录12篇。
4.实验室(基地)级别、规模与数量
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已建成由一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若干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所构成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磁学与磁性材料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研发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平台正式投入使用,8个二级学院的实验室实现了共享,计算机模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开放运行。现阶段共有校级重点实验室2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材料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平台)仪器数达410台,总价值1500多万元。
5.实习基地、创新基地、联合培养和培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
(1)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截至2015年底,学校已正式建立了243个相对稳定、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基地106个,新增24个;非师范专业实习基地137个,新增20个。
(2)联合培养基地
2015年学校已有两所联合培养基地,分别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申请的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重点实验室为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这将对于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校所(院)、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和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创造和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3)培训基地
作为“国培计划”承办院校,承担中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等学科的远程培训骨干教师“种子教师”培训。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评估认证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承担高中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等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作为包头市就业创业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化学检验员、仪器仪表装配员、电工等培训,并开展各类创业培训。
作为包头市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培训基地,承担校长各层次培训及包头市中小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等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6.图书、信息资源建设
(1)图书
图书馆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馆宗旨,遵循“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注重实效”的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形成了与本校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相互补充并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馆藏体系。近年来,图书经费保持平稳增长,截止2015年,共有馆藏图书167.1万册,其中纸质书刊81.3万册,电子图书85.8万种;中文期刊1260多种,外文期刊4种,交流期刊410种,报纸约163种。
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管理自动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引进国内先进的图书馆管理软件“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及设备,在图书采访、编目及流通等业务中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同时开通了大型文献数据库19个,包括清华同方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7专辑、及相应的中文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百链云图书馆数据库、读秀知识库、国道外文专题数据库、银符数据库、网上报告厅数据库等。
读者可通过校园网进行书目查询、文献续借与预借、电子图书和各种数据库资源的查阅。较好地满足了广大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2)网络
学校建成了万兆虚拟双核心、双千兆核心骨干、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较为先进的网络架构,网络出口带宽已达1400M,基本满足目前学校网络数字通讯的需求。学校信息点数2400个,无线AP点数230点,基本覆盖学校的每幢建筑和部分公共活动区域,光缆敷设长度达60皮长公里,通达每幢建筑。入网计算机台数达3000余台,注册用户数为14500人,实现了全校全员覆盖。
7.当年用于学科建设的总经费
学校立足教学科研需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用于学科建设的总经费为9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教学经费投入710万元,学校投入200万元。
8.研究生培养经费
导师人均科研经费4万;学生助学金覆盖率为100%,奖学金覆盖率为32.5%;奖助学金和补助金总额占学生学习和生活总费用的比例为20%;院系提供给研究生的人均研究经费平均值为0.25万;导师提供给研究生的人均研究经费平均值为0.15万。
七、质量管理与质量文化
1.质量管理建设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学校始终重视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实行三级管理制度。校学位委员会负责研究生的学位授予工作,研究生处负责统筹安排全校的研究生招生、中期考核以及其它教育管理工作,二级学院院长全权负责本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2)突出重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以学位论文和外语学习为抓手,狠抓学生阅读外文资料和外文写作的能力,以及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上两个项目的合格情况与毕业证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3)不定期进行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价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从评价指标的制定和评价的实施都是从基层学术单位开始,强调全员的支持和参与,对学校内部以及外部公众负责。在自我评价中特别注重对产出成果的评价,并且注意利用评价结果对研究生教育计划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并进行不断的审核。在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上,不限定统一的标准,允许多样性的存在,既突出各单位以及不同学科的特色,又有一定程度的统一。
(4)实行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在学校网站主页和研究生处网站及时公开研究生教育质量自评结果。
2.研究生的满意度评价
为了能真正了解学生对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满意情况,研究生处在全体研究生范围内发放了满意度调查问卷。经过对数据的汇总,2015年,学生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为:对课程设置有94.7%的学生基本满意;对教师的教学及辅导有97.2%的学生基本满意;对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有86%的学生基本满意;对学校的资助工作有93.2%的学生基本满意;对学校的各类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有91.5%的学生基本满意。
3.CET-6考试通过率及其相关资质考试合格人数(率)
在校的67名研究生中,六级通过人数11人,占学生总数的16.4%;四级通过36人,占学生总数的53.7%。
4.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总体评价
2015年,学校到包头市教育局、公务员局进行访谈调研,这些单位普遍认为,学校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训练规范,吃苦耐劳,工作踏实,能力很强。
八、培养特色
1.突出导师团队的作用
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养质量的高低,除了与研究生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学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单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就学校而言,由于生源不足,有些导师不能保证每年都能招到研究生,于是个别学院开始尝试由多位导师组成研究生指导团队,共同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并逐渐在其他学院推行开来。这种培养模式弥补了导师科研创新能力参差不齐的不足,能够发挥团队的知识互补优势,使研究生能够博采众长,吸取多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视野,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为突出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各点位搭建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各点位制定了《包头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明确了实践教学目标和原则,细化了教学内容,依托学分制构建了以综合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内容多元、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由教育实践(教育现场观察、教育调查、班主任工作实践、班团队活动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观摩、微格教学、教学模拟、学科教学实践)、学术实践(读书实践与汇报、学术实践与汇报)和社会实践(社区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实践)构成,并建立了学生实践活动档案袋,全程记录、反映学术实践活动过程,计入学分。二是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活动,出台方案,明确目标,以自主练习为主,以考促练,合格者颁发证书。因教育专硕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又是新工作,目前这一工作还在积极探索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2.突出师范教育的特性
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师范性,让学生参与本科生教学工作,如帮助导师批改作业、辅导质疑、实验指导、辅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等,有些同学还担任助理班主任工作或者学院教学秘书工作。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际锻炼,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系统学习的能力。
3.突出地区性和民族性特点
注重发挥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无论是导师的研究课题还是学生的学位论文,充分考虑地方资源优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和敏感问题,如材料物理化学专业近几年的研究都紧密围绕稀土材料,专门史专业紧密围绕阴山文化,政治思想教育则贴近民族问题。
九、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1.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研究生教学经费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虽然学校近几年逐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但与国内同类型院校相比,学校的研究生教学经费投入还略显不足,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在教学实践活动、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2)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硕士学位对很多人来说不再是学术有造诣的标志,而是就业、晋升、提拔等现实问题的砝码。在考研大军整体质量下降的前提下,学校录取的研究生也存在质量较差的问题。本科就读学校多数为普通二本学校,录取分数也参差不齐,文科情况相对较好,理科学生的分数偏低。而且研究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融入导师的科学研究的程度相对较弱。很多人读研究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找个好工作,所以对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学习不刻苦,做论文没深度,就易避难,不愿到现场调查研究,怕苦怕累,急于求成,拼凑应付,这样必然导致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下降。
(3)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现阶段,学校研究生导师共38名,虽然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矛盾还不算突出,但领军人才、高层次拔尖人才严重缺乏。导师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专业分布不均衡。有些导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再加上责任心不够强,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尚有差距,而且学校为导师搭建的工作平台对领军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存在人才流失现象。
(4)研究生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历时较短,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立健全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在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中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如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与学校、院系和导师提供的科研资助挂钩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学院及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还处于自发状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以及一些相应的教学与科研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学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的设定还处于无序状态。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5)研究生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现阶段,学校研究处管理人员较少,对于日益壮大的研究生队伍,在管理层面显得格外单薄,新一年需筛选一批,能吃苦、本领过硬的新生力量扩充研究生管理队伍。
2.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
(1)确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研究生培养中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加强课程教学的研究性,教学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导向,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强化导师资助制度,保证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积极鼓励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加强导师的队伍建设,逐步落实导师负责制
改革硕士生导师遴选办法,实行动态上岗审核,建立新任导师岗前培训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逐步落实导师负责制,确实使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力量。大力引进学科拔尖人才,夯实导师队伍的科研力量。
(3)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竞争机制
实行奖助学金动态管理制,激励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研究生中期考核,引入了竞争淘汰机制,将未通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生列为质量跟踪对象,予以重点关注,加强指导,跟踪培养。硕士研究生达不到学位标准者,不授予学位,达不到毕业条件者,不准予毕业,只给予结业或肄业处理。
(4)严格把好研究生的出口关
“严出口”指的是彻底改变“严进宽出”的现象,抓好学位论文写作及论文答辩,提高治学水平。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能力的体现,学位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严格把好论文开题关,加强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建立成熟的论文答辩及授予制度,对于没有通过盲审和论文检测程序的学生,不授予答辩权。
(5)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一是做好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制定和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全程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细化和完善,突出科学性、针对性、人文性和有效性;二是调整充实研究生管理队伍,加快管理平台建设,实习管理科学化;三是加大财力投入,今后五年学校将投入500万用于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相关学科及专业建设等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实习基地建设。四是构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机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专业成长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