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本信息 >> 正文

包头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

2020年11月01日 10:44  点击:[]

包头师范学院    

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修订)    

包师院办发〔201932号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适应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类院校的需要,进一步激励我校教职员工进行学术研究,鼓励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全面提升我校的科研水平,规范我校科研成果奖励工作,使科研成果奖励更具导向性和可操作性,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 奖励范围及要求  

第二条 奖励的科研成果范围如下:  

(一)科研项目奖;  

(二)学术论文奖;  

(三)学术著作奖;  

(四)科研成果政府奖;  

(五)专利及应用性科研成果奖;  

(六)艺术作品奖。  

第三条  凡我校在岗职工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成果第一完成人,且作者署名为包头师范学院或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地区识别码为Bao Tou 014030)的科研成果,符合本办法规定者,可申请奖励(如第一或通讯作者均为本校,只奖励一人)。SCI、SSCI、EI、CPCI-S、ISSHP、A&HCI收录的论文,以收录证明中作者、作者单位排名顺序为准。  

第四条  凡成果归属权和成果完成人署名排序等有争议的不得申报本奖励。  

第五条  申请奖励的成果必须是在奖励年度内我校在岗人员正式出版、发表、转载、收录、鉴定、获奖、获得专利的科技成果  

第六条  如有弄虚作假、重复发表、一稿多投、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即撤销或追回其所有该项成果的奖励,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章 奖励科目及标准  

第七条  科研项目奖  

(一)纵向科研项目    

我校教职工为项目第一主持人立项的各类纵向科研项目,根据项目来源不同按不同比例给予奖励。  

1、争取到国家级项目,按到帐经费的13%给予个人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具体包括: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其他国家级课题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子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争取到自治区、部级项目,按到帐经费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具体包括: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其它各部委研究项目。  

3、所有科研项目奖励,不包括自筹项目。    

(二)横向科研项目    

获得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以我校为依托单位,且本人为主持人,按实际到达我校财务账户的经费计算,按到帐经费3%的比例给予个人奖励,最高不超过3万元。  

第八条 学术论文奖  

(一)论文奖励主要对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等高层次出版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相应等级的奖励。  

(二)奖励的论文类刊物包括:  

学科        

等级        

期刊、报刊名称        

         

       

         

         

       

1级        

《中国社会科学》        

         

2级        

1《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        

2 《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ISSHP)        

3《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4《新华文摘》        

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3级        

1《人民日报》理论版、学术版        

2《光明日报》理论版、学术版        

3国家一级专业学术期刊(见附件)        

         

4级        

1《成果要报》        

2《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3《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4《中国社会科学报》        

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共同收录        

         

5级        

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 )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学科        

等级        

期刊、报刊名称        

         

       

         

         

       

1级        

1《SCIENCE》        

2《NATURE》        

         

2级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SCI分为        

四个区        

3级        

1《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        

2国家一级专业学术期刊(见附件)        

         

4级        

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共同收录        

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        

3《科学技术会议录引文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        

         

5级        

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 )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三)论文奖励仅适用于各类期刊的正刊,专刊论文、增刊论文、论文摘要、书评、会议综述,不予奖励。  

(四)发表在增刊、特刊、专刊、专辑和各种会议论文集上的论文不予奖励。  

(五)学术论文奖励标准  

依据学术影响力,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学科        

等级        

奖励范围        

金额        

(万元)        

       

         

         

         

         

       

1级        

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文        

10        

2级        

发表在SSCI、ISSHPA&HCI期刊上的论文        

2        

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的论文        

3级        

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种报刊理论版、学术版的理论性文章        

0.5        

发表在国家一级专业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附件)        

4级        

被《成果要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        

0.3        

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的学术论文        

发表在同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当年版期刊目录上的“双核心”论文        

5级        

发表在单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当年版期刊目录上的“单核心”论文        

0.16        

       

         

         

         

         

       

1级        

发表在《SCIENCE》、《NATURE》杂志上的论文        

100        

2级        

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论文        

5        

发表在SCI二区期刊上的论文        

2        

发表在SCI三区期刊上的论文        

1.5        

发表在SCI四区期刊上的论文        

1        

3级        

发表在EI上的论文        

0.5        

发表在国家一级专业学术期刊上的论文(附件)        

4级        

发表在同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当年版期刊目录上的“双核心”论文        

0.3        

发表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期刊上的论文        

发表在CPCI-S收录期刊上的论文        

5级        

发表在单属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当年版期刊目录上的“单核心”论文        

0.16        

   

备注:被国际权威性的检索系统SCI、EI、CPCI-S、SSCI、ISSHP、A&HCI收录的论文必须有收录证明,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为准;  

SCI分区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最新年度分区表为准。  

第九条 学术著作奖  

学术著作奖励是指我校在职在编教师为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内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不含教材、通俗读物、论文集等)进行的奖励。我校资助出版、再版著作不进行奖励。  

学术著作依照北京大学出版学术著作划分标准为依据:  

国家级A类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专著每万字奖励 1000元,(最高不超过2万元),编著、译著每万字奖励500元(最高不超过1万元)。  

国家级B类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法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专著每万字奖励 500元,(最高不超过1万元),编著、译著每万字奖励250元(最高不超过0.5万元)。  

第十条 科研成果政府奖  

(一)由我校作为完成单位报奖,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奖励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  

(二)由我校作为完成单位报奖,获教育部(及其它部委)、自治区科技成果奖,奖励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3万元;获教育部(及其它部委)、自治区级社科成果奖,奖励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0.8万元,三等奖0.5万元。  

第十一条 专利及应用性科研成果奖  

(一)获得国家专利且专利权人署名为包头师范学院,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的技术发明成果,每项奖励1万元;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实用新型成果,每项奖励0.5万元;被国家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外观设计成果,每项奖励0.2万元。  

(二)应用性技术成果转让、推广并产生效益后,按实际到我校财务帐户的收益额的3%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 艺术作品奖(文学、艺术类突出成果奖励)  

(一)文艺创作    

1、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奖的作品,国家级每件奖励1万元,自治区级每件奖励0.5万元。  

2、在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娜”奖、文学创作“索伦嘎”奖中,获奖作品每件奖励0.5万元。  

(二)美术创作    

1、在中国文联下属一级协会(包括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影协)主办的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1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  

2、在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作品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  

3、在三年一届的全国摄影作品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  

4、在中国文联下属一级协会(包括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影协)主办的全国单项展览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1万元。  

5、在自治区文联下属一级协会主办的届展(美展、书法展、摄影展)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1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06万元。  

(三)视听类作品    

1、在中宣部、文化部、中国音协主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项奖励1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6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4万元。  

2、在中国文联与中国音协共同主办的两年一届的金钟奖评奖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  

3、在中国文化部主办的三年一届的“桃李杯”专业舞蹈比赛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6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4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件奖励0.2万元。  

4、在自治区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音协联合举办的大型综合专业比赛、作品评奖中,金奖(一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2万元,银奖(二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1万元,铜奖(三等奖)作品每项奖励0.06万元。  

5、以包头师范学院名义在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视听类、影视类作品,每项奖励0.2万元。在自治区广播电台、自治区电视台播出的视听类、影视类作品,每项奖励0.1万元。  

美术作品获奖后,院(系)须向科技处提供获奖作品的大幅图片(8寸以上)等有关成果资料2份,以备学校存档。音乐与传媒技术类作品演出结束后,院(系)须向科技处提供参加演出的影像(如在电视台播放须显示电视台台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相关成果资料1份,以备学校存档。  

其它各专业、各学科的国家级学会、协会以及自治区级学会、协会单独组织的奖励,以及指导学生获奖,不列入本条例的奖励范围。  

第四章 申报奖励程序  

第十三条 科研成果奖励每年进行一次,申请者需填写《包头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申请表》,并持有关申报材料、有效原件(包括成果原件、转载证明、获奖证书、专利证书、项目计划任务书和横向项目合同书及我校财务证明等)经所在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推荐,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定,统一汇总并于每年4月1日前上报科技处,受理的科研成果为上一年度(1月1日——12月31日)全年的成果。  

第十四条 科技处对申报材料进行核对、审查、登记并签署意见后报请校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十五条 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后报校长办公会批准。  

第十六条 经审批后对拟奖励的项目在全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期满后,公示无异议的获奖人到科技处办理相关手续;公示出现异议的获奖人须出示有关书面可查询的佐证材料到相应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复议。  

第五章  

第十七条 凡涉及科研奖励成果范围和级别认定有异议时,由校学术委员会仲裁决定,在异议消除前暂不奖励。  

第十八条 凡不在本奖励范围的其它科研成果(如研究通讯以及本条例规定之外的论文、著作等)可由各院、系、部门内部酌情进行奖励。  

第十九条 同一成果同时获多级或多项奖励,按奖金最高级核定,不重复奖励。  

第二十条 申报的科研成果必须属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等行为,一经查实将撤销奖励,申报者五年内不得申报奖励,合作者三年内不得申报奖励,并视情节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 享受奖励的各类科研成果,须按年度在科技处登记、备案,不按要求进行年度成果登记的科研成果,不得申报本奖励。  

第二十二条 团队成果获奖,只奖励负责人或科研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奖金根据团队成员的贡献大小自行分配,所获奖金中涉及到的个人所得税由受奖人承担。  

第二十三条 本奖励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国家一级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2. 哲学研究  

3. 心理学报  

4. 社会学研究  

5. 政治学研究  

6. 法学研究  

7. 经济研究  

8. 管理世界  

9. 新闻与传播研究  

10. 中国图书馆学报  

11. 教育研究  

12. 体育科学  

13. 中国语文  

14. 外语教学与研究  

15. 外国文学评论  

16. 文学评论  

17. 历史研究  

18. 学术月刊  

19.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1. 自然辩证法研究  

22. 自然辩证法通讯  

23. 心理科学  

24. 世界宗教研究  

25. 统计研究  

26. 社会科学战线  

27. 中国人口科学  

28. 民族研究  

29. 国际问题研究  

30. 求是  

31. 中共党史研究  

32. 台湾研究  

33. 中国法学  

34. 中外法学  

35. 中国经济史研究  

36.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37. 经济学家  

38. 世界经济  

39. 会计研究  

40. 中国农村经济  

41. 农业经济问题  

42. 中国工业经济  

43.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44. 财贸经济  

45. 金融研究  

46. 科学学研究  

47. 科研管理  

48. 中国出版  

49. 大学图书馆学报  

50. 情报学报  

51. 档案学研究  

52. 高等教育研究  

53. 比较教育研究  

54. 教育发展研究  

55. 中国高教研究  

5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5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58. 中国体育科技  

59.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60. 古汉语研究  

61. 语言研究  

62. 外国语  

63. 中国翻译  

64. 当代语言学  

65. 现代外语  

66. 外国文学  

67. 外国文学研究  

68. 文艺研究  

69. 文学遗产  

70. 文艺理论研究  

7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72. 美术研究  

73. 中国音乐学  

7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75. 中国史研究  

76. 近代史研究  

77. 世界历史  

78. 考古学报  

79. 文史(中华书局)  

80. 敦煌研究  

8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3. 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8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8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88. 法学评论  

89. 中国土地科学  

90. 国际金融研究  

91. 图书情报工作  

9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自然科学    

   


1. 中国科学(A-F辑)(中、英文版)  

2. 科学通报(中、英文版)  

3. 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版)  

4. 数学学报(中、英文版)  

5. 数学年刊(AB辑)  

6. 应用数学学报  

7. 计算数学(中、英文版)  

8. 数学进展  

9. 系统科学与数学  

10.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11.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  

12. 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13. 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  

14. 空气动力学学报  

15. 航空学报(中、英文版)  

16.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英文版)  

17. 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18. 光学学报  

19. 半导体学报  

20. 中国激光(中、英文版)  

21. 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22. 声学学报  

2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英文版)  

2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英文版)  

25.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26. 无机材料学报(中、英文版)  

27. 材料研究学报  

28. 化学物理学报  

29. 催化学报  

30. 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31. 物理化学学报  

32. 分析化学  

33. 高分子学报(中、英文版)  

34. 无机化学学报  

35. 有机化学  

36.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版)  

37. 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  

38.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39. 硅酸盐学报  

40. 天文学报  

41. 空间科学学报  

42. 地球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43. 地震学报(中、英文版)  

44. 气象学报  

45. 大气科学  

46. 地球化学(中、英文版)  

47. 地质科学  

48. 地质学报(中、英文版)  

49. 矿物学报  

50. 海洋学报(中、英文版)  

51. 海洋与湖沼  

52. 经济地理  

53.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  

54. 遥感学报  

55. 生理学报  

56. 遗传学报  

57. 动物学报  

58. 植物学报(中、英文版)  

59. 生物物理学报  

6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  

61. 微生物学报  

62. 实验生物学报  

63. 细胞生物学杂志  

64. 生态学报  

65. 古生物学报  

66. 植物分类学报  

67. 兽类学报  

68. 生物工程学报  

69. 生物多样性  

70.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71. 遗传  

72. 环境科学  

73.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英文版  

74.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英文版  

75.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76.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78.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中、英文版)  

80. 动物分类学报  

81.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学    

     


1. 低温工程  

2. 复合材料学报  

3.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4. 摩擦学学报  

5. 计量学报  

6. 传感技术学报  

7. 煤炭学报(中、英文版)  

8. 石油学报  

9. 钢铁(中、英文版)  

1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11. 机械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12. 中国机械工程  

13. 仪器仪表学报  

14. 振动工程学报  

15. 兵工学报  

16. 工程热物理学报(中、英文版)  

17. 内燃机学报  

18. 动力工程  

19. 内燃机工程  

20. 热力发电  

21. 太阳能学报  

2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3. 电力系统自动化  

24. 电工技术学报  

25. 电子学报(中、英文版)  

26. 光子学报  

27. 光电工程  

28. 通信学报  

29. 电子科学学刊  

30. 电信科学  

31. 微波学报  

32. 电路与系统学报  

33. 计算机学报(中、英文版)  

34. 自动化学报  

35. 软件学报(中、英文版)  

36.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37.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英文版)  

38. 控制理论与应用  

3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4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41.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4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43. 化工学报(中、英文版)  

44.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4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中、英文版)  

46. 燃料化学学报  

47. 纺织学报  

48. 中国食品学报  

49. 建筑结构学报  

50. 建筑学报  

51. 岩土工程学报  

52. 土木工程学报  

5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4. 城市规划  

55. 水利学报  

56. 水力发电学报  

57. 海洋工程 (中、英文版)  

58. 测绘学报  

59. 汽车工程  

60. 中国公路学报  

61. 中国环境科学  

62. 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  

63. 自然灾害学报  

64.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英文版)  

65. 宇航学报  

66.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6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8. 核技术  


   

医学    

   

   


1.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  

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5.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  

6. 营养学报  

7.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9. 中国中药杂志  

1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1. 病毒学报  

1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3.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4. 解剖学报  

1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6. 中华放射学杂志  

17.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8.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 中华护理杂志  

20.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2. 中华内科杂志  

2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4. 中华血液学杂志  

25.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6. 中华消化杂志  

27. 中华肾脏病杂志  

28. 中华传染病杂志  

29.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30. 中华外科杂志  

31.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32. 中华骨科杂志  

33.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34.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35. 中华烧伤杂志  

36.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37.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38. 中华麻醉学杂志  

39. 中华创伤杂志  

40. 中华妇产科杂志  

41. 中华儿科杂志  

42.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43. 中华肿瘤杂志  

44. 中华病理学杂志  

45. 中华神经科杂志  

46. 中华精神科杂志  

47. 中华皮肤科杂志  

48. 中华眼科杂志  

49.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50.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51. 药学学报  

52. 中国药理学报(中、英文版)  

53. 中国药学杂志  

54. 药物分析杂志  

55.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56. 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57.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


 

农学    

     


1.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版)  

2. 土壤学报  

3. 土壤圈(英文版)  

4. 水土保持学报  

5. 农业工程学报  

6. 农业机械学报  

7. 中国粮油学报  

8. 作物学报  

9. 中国水稻科学  

10. 核农学报  

11. 棉花学报  

12. 茶叶科学  

1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15. 植物生态学报  

16. 植物病理学报  

17. 植物保护学报  

18.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  

19. 昆虫分类学报  

20. 农药  

21. 农药学学报  

22. 园艺学报  

23. 菌物学报  

24. 果树学报  

25. 林业科学  

26. 畜牧兽医学报  

27. 中国畜牧杂志  

28. 中国兽医学报  

29. 蚕业科学  

30. 水产学报  

31. 水生生物学报  

32. 应用生态学报  

33. 自然资源学报  

34. 生物数学学报  

35.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36. 中国农业


   

上一条:包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指导意见 下一条:包头师范学院军转干部专项培训管理暂行办法

关闭

学校地址: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咨询热线:0472-6193018
  版权所有:包头师范学院校务公开  邮政编码:014030
    蒙ICP备06005981  技术支持:敏捷科技